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块链新闻 > 正文

数字货币的深度央行五个“能”和“不能”

资料来源:张明宏观金融研究作者:杨晓晨,张明

 注:本文首发于FT中文网,2020年4月28日,转载请注明出处。据媒体报道,央行数字货币已通过一些大型国有银行在苏州、雄安等地试点,引起市场高度关注。央行数字货币的缩写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或CBDCCentral Bank数字货币)。根据目前央行的公开声明,纸币的数字化尝试主要用于取代M0。

目前,市场对DCEP有不同的看法,讨论角度也更加多样化。一些温和的观点认为,它更多的是作为官方支付手段推出,以缓解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其他激进观点认为央行这一举措是利用技术手段在曲线上超车,这可能挑战美元的地位和终点美元霸权。作者认为,应用场景是表格,技术能力是Li。通过整理DCEP的实际能力,可以得出更客观的结论。

1、 总体结构和业务流程

总体结构

央行之前构建了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强调数字货币系统的总体结构为“一币、两个图书馆和三个中心”(姚前,2018)。具体而言,“一币”是指央行数字货币,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和目的。“两库”指“数字货币发行库”和“数字货币商业银行库”。这两个数据库是用于存储数字货币数据的央行和商业银行数据库,分别由央行和商业银行维护,类似于央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业务库在纸币发行期间的情况。“三个中心”包括认证中心、注册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认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用户身份和颁发证书。注册中心负责数字货币发行、转账、取款等全过程的注册,并通过分布式账本发布注册结果。大数据分析中心是整个系统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KYC(了解您的客户),AML(Anti-Money Laundering)等工作,并可根据需要增加其他风险控制功能。

原型系统展示了DCEP系统的几个基本概念。首先,系统采用“央行-商业银行”的双重发行架构,避免了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央行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重用了银行现有的基础设施。其次,未来数字货币注册概率采用分布式账本方法,以区块链方式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同步。第三,原型系统中数字货币的发行采用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等价交换的方式,即数字货币的发行对应于存款准备金的等价扣减,数字货币的提取对应于存款准备金的等价增加。该流程与当前的纸币发行程序一致,并进一步定义了数字货币仅替代M0且不影响发行的总金额的概念。第四,系统包括与数字票据交易系统的接口,旨在实现数字票据交易的DVP(券款对付)功能。这表明,尽管央行目前表示数字货币不会与智能合约一起出现,但这并不妨碍其积极参与智能合约作为支付媒介的市场应用。

上述原型系统成果于2018年发布。2019年8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提交了一系列与数字货币系统结构直接相关的专利申请,包括货币生成、流通、验证、回收和配额发放等主要环节。

图:央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的简化结构

 图片来源:笔者根据《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进行适当简化后自行绘制。新系统有四个节点:中央管理系统、数字货币交付系统、配额控制系统和货币终端。其中,中央管理系统负责接收数字货币交付系统的货币生成请求,并根据一系列验证规则分配数字货币配额。在发送请求并获得批准后,数字货币交付系统专门负责生成数字货币并将其发送到货币终端。配额控制系统负责验证中央管理系统向数字货币交付系统发布的配额凭证,并应用不同的规则验证获取的配额是否超过预设标准。货币终端是用户接收和使用数字货币的载体。

数字货币交付系统和配额控制系统共同构成了“首次交付系统”。一次配送系统再次与中央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二次配送系统”。

与原型系统相比,新的系统模型进一步明确了各个节点的功能。虽然新系统的描述没有具体说明每个节点与原始“两库三中心”之间的关系,但合理的猜测是,中央管理系统位于中央银行端,第一个交付系统位于商业银行端,货币终端位于最终用户端。每个节点的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原设计进行了重新整合。

图: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专利申请方案

 图片来源:笔者根据相关专利公示内容进行适当简化后自行绘制。作者认为,原型系统和新系统并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各有侧重。原型系统更侧重于数字货币系统央行内部功能的建模,并概述了内部系统的总体情况。在新的系统中,如何对商业银行端系统进行建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系列专利主要关注“首次交付系统”如何在内部交互以及如何与外部传输信息。代表央行侧的中央管理系统处于次要位置。从这一点出发,结合时间安排,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原型系统架构为央行内部正式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模型基础,并且在商业银行研发的早期阶段推出了一系列专利规范,从而对系统接口和交互过程提供更一般的规定,指导商业银行的研发。当然,实际系统仍处于开发和测试阶段,系统框架和交互过程仍高度保密。系统的最终形式可能不会按照两种公共系统模型进行,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公共信息进行推测。

操作流程

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看,新系统更多的体现在对原型系统业务流程的细化上。以数字货币发行流程为例,原型系统的描述只提到商业银行需要先提交数字货币申请,经央行系统批准后,将存款准备金预扣至货币发行基金,然后央行系统将相同金额的数字货币发送给商业银行数字货币发行库,也就是说,发行过程已经完成。在新系统中,预扣准备金和其他业务被稀释,重点是相关的配额审批流程。具体而言,数字货币交付系统向中央管理系统提交货币生成请求。多维度中的预设条件校验和审核后,相应的定额凭证发回出库系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生成数字货币。相反,配额凭证必须传输到与交付系统相对应的配额控制系统进行配额验证。如果验证结果显示批准的配额未超过发布系统预设的配额限制,则生成配额控制位,指示发布系统中的货币生成模块生成数字货币并传输给货币终端。

从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原型系统的货币生成过程完全模仿了纸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即央行系统生成完整的数字货币,然后传输给所有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仅负责接收和校验和分发给客户。然而,新系统的流程是中央管理系统向每个数字货币交付系统下达配额,具体的生产流程下移到每个交付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央管理系统的负担,更符合数字货币非物化的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新系统展现了一种全新的流通模式,与传统纸币和比特币完全不同。纸币的流通是以实物交付为基础的。比特币通过将交易记录上传到区块链并通过挖掘共识机制进行确认,完成交易。DCEP的交易是另一种方式。旧持有人向交付系统申请交易。批准后,它不会将数字货币转移给新持有人,而是销毁旧货币,为新持有人生成相同金额的新货币。这将使系统能够在可追溯性和存储空间要求之间达成适当的折衷,这也是将DCEP与比特币等现有数字货币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方面。

2、 DCEP可以和不能

央行线索、区块链、贸易战、人民币国际化、Libra、投币圈。。这些标签似乎或多或少与DCEP有关。此外,科技创新与普通人的日常认知还有一定的距离,这自然会产生不同意见的神秘效果。基于上述技术分析和央行公开发布的其他信息,笔者将分析DCEP对市场关注热点问题的真实能力。

DCEP可以保护隐私,但不能完全匿名

DCEP主要关注替代M0,纸币已成为其主要替代品。纸币的流通过程几乎是无迹可寻的,这就带来了匿名支付和遗失纸币不赔偿的特点。一方面,它为保护公民的日常个人隐私提供了便利,但也成为一些非法交易的温床。尽管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使大额现金交易能够通过冠字号码纸币追踪,但它仍然留下了一个很大的盲点。

DCEP本身是一组数字,携带持有人的个人身份验证信息。如果每个交易链接都需要系统确认,理论上会记录从创建到消亡的每个节点DCEP。这些记录经过严格加密,不会被未经授权的组织获取,因此可以充分保障用户的隐私。然而,如果用户参与非法活动,其资金的流动路径可以完全呈现,这将为打击非法犯罪提供有力武器。因此,DCEP实现了“有限匿名”,即对公众匿名,并向授权执法机构公开。这是纸币所没有的一个重要特性。

一种流行的观点是,DCEP作为官方指定的支付媒介,可以极大地抢占支付宝和其他平台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完全取代它们。笔者认为,DCEP在法定强制性、隐私保护、线下支付等方面确实更好,但对于支付产品而言,商业支付场景体验的优化可能更为重要。例如,支付宝等平台经常推出支付折扣、彩票和分期付款等活动,以及“花呗等小额消费信贷产品,这使其具有更好的用户体验。相比之下,DCEP将仅在央行级别执行基本支付功能,而优化体验的工作将由发行人独立执行。换句话说,DCEP仅提供另一种支付选项,它对支付宝等现有平台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自身的进一步优化和市场选择。笔者认为,未来支付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突出,每种产品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市场长期共存。

DCEP可以使大量交易更加智能化

但它不会直接执行智能合约

央行副总裁范一飞曾明确表示,目前,除了价值计量、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四项基本功能外,现金不承担其他功能。加载非法定货币的智能合约将影响DCEP的法定赔偿功能,甚至使其褪色为贵重票据,可能会损坏人民币。该声明否认DCEP直接携带智能合约的可能性。

但在原型系统中,央行增加了DCEP与数字票据交换的交互,主要实现票据交易中的券款对付功能。这表明DCEP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通过使用数字媒体对各种现有事务进行优化。换句话说,DCEP自然是智能交易的高质量载体。虽然智能合约不能直接执行,但它不会阻止DCEP仅作为当前货币参与各种当前交易的优化过程。Its分布式记账、离线支付和其他功能确实可以在许多应用场景中提高交易的可靠性。因此,DCEP概率将成为各种智能交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DCEP可以帮助人民币国际化

但很难显著影响美元的主导地位

目前,一个激进的观点是,中国在全球率先推广合法数字货币,这不仅是金融技术领域的进步,而且影响了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工具的地位,加速了全球de美元的进程。这一论点的主要逻辑是,中国此举可以抢占全球电子支付领域的制高点,从而逐渐挤出美元国际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有争议的Libra在听证会过程中被反复讨论,这有助于对中国引入数字货币形成制衡。在中美贸易争端的背景下,这一政治因素更有可能被放大。

作者认为,一种货币在世界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一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稳健程度,而不是取决于货币本身的形式。事实上,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极大地提高人民币电子支付领域的便利性。然而,不应忽视的是,便利性只是人们在使用某种货币时考虑的因素之一。此外,货币本身的稳定性和交易对手的认可也很重要。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和石油危机的双重压力下,美国经济今年经历了巨大的波动,美元仍然是国际市场上最重要的货币。弱化美元霸权的确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然而,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唯一途径是练习内功,增强自身实力。对人民币流通形式的创新赋予太多的外来含义是不合适的,这超出了DCEP的设计能力。

DCEP可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无法一次性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个问题

DCEP的可追溯性使央行能够更好地监控整个市场的货币流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M0领域以前的盲点,从而疏通货币政策的传输路径,提高传输效率。在当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央行可以在定向降准等传统工具之外进一步创新,获得更准确的政策工具。这无疑将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小企业融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源于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格局。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复杂结构性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实质性改变。因此,M0的明显改善没有触及病变的根部,也不是根治。考虑到风险控制和管理成本,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业务的担忧仍需进行系统改革才能逐步消除。DCEP作为一种感知渠道,它可以为此类改革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创新基础,但它无法期望DCEP直接解决问题。

3、 DCEP为货币管理带来新视角

DCEP是人民币的一次数字化尝试,但它不仅将在线物理纸币转变为虚拟形式,而且通过一系列系统设计具有许多创新观点,这为资金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资金流监控将具有事后统计功能

能够转向事前和事前批准

传统的纸币交易以实物转账为标准,不需要第三方确认。根据当前公开的流通方法DCEP,交易需要通过货币终端应用到交付系统,并且只有通过配额验证等一系列规则才能完成。验证过程通过位于商业银行的配额控制系统完成,无需通过位于央行的中央管理系统,这可以大大减轻央行系统的处理负担。然而,事实上,通过预设规则或增加大型交易的实时报告和审批,理论上,所有交易都可以纳入实时监控范围,而无需等待传统的事后报告提交方法。

一方面,这种能力的提高使货币管理不再拘泥于事后监管,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实时性;另一方面,它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精细度。理论上,它可以调查每一笔具体的交易。传统的事后报告只能统计总金额,不能覆盖纸币交易。未来,货币管理的概率将从事后统计转向事前、事中实时监控,这将大大改善管理手段。

货币政策将具有实时微调功能

重新掌握及时性和路径控制

除了数字货币的基本功能,如生成、流通、验证和提取外,央行还申请了多项启发性专利。按照传统方式,货币政策实施后需要经过多个资金流动环节才能到达最终客户,这有一定的时滞。央行货币投入使用后失去了控制,接下来的操作完全由市场决定。这种运行模式下的货币政策难以精确,实施效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央行专利探索了一种新的模式:央行向金融机构发行数字货币,但将其设置为无效模式相当于发行备用配额。如果金融机构需要使用此行(发放贷款等),则需要向央行发送货币验证请求。央行收到请求后,将根据实时经济状况、货币市场状况、流向实体等条件对请求进行审查。如果申请条件在当前时点央行满足约定的使用条件,则相应的额度将设置为有效,金融机构可以真正完成业务投放,央行可以正式完成资金投放。

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将决策时点货币政策移动到资金实际投入最终用户的时间,避免了在长传输路径后早期决策不适合当前时点的问题,并利用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为货币政策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在此框架下,所涉及的验证条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从利率、投资对象、期限、金额等角度准确引导和约束金融机构的投资条件。货币政策传输和执行模式无疑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根据描述,该模型中涉及的货币概念不限于M0,但可以扩展到M2,因此可能与DCEP不对应。在应用初期,DCEP应主要替代纸币来实现支付功能,其他功能短期内可能不会尝试。然而,对于货币政策,该模型是一个有趣的新想法或新的实现工具。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或者需要再次梳理

众所周知,货币政策侧重总量控制,财政政策侧重方向控制和结构调整。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远离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传播不良的问题。近年来,货币政策通过定向降准等工具创新,实现了与财政政策的适当整合,并能实现一定的定向释放功能,即“货币财政”。然而,由于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之间仍然存在复杂的商业银行系统,货币政策效率问题仍然很严重。

DCEP的出现可能会给这个问题带来新的转机。由于DCEP可以实现上述预先批准和精确交付的功能,货币政策将直接从总量控制转向投资方向和结构控制,即与财政政策的功能差距将显著缩小。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与传统观点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两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政策研究的角度来看,央行如何划分财政职能,货币政策如何从新的角度重构财政政策的协调模式,或者说是我们即将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4、 摘要

综上所述,央行数字货币目前定位为M0的数字替代品,但通过技术层面的梳理,不难发现它有许多不同于纸币的独特优势。作者认为,数字货币确实会给货币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但市场应该客观地对待它,尊重它的技术局限性,不要带着太多额外的期望和负担求助于它。同时,新技术的推广期往往带来新的骗局。要防范以央行数字货币为名的新型投机和欺诈行为,为中国打造健康的数字货币做好准备。

这篇文章只代表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作者杨晓晨是中国科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全球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张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免责声明:自媒体全面提供的内容来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原作者并获得复制许可。文章的观点仅代表作者,而不是新浪的立场。如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得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是有风险的,所以进入市场时要谨慎。

版权保护: 本文由imtoken钱包-imToken 全球领先的区块链钱包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博客主人 区块链新闻
站长寄语:认准本站,值得信赖
  • 文章总数
  • 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 友情链接